41.“教育無目的論”是由( )提出的。

A. 杜威 B. 凱洛夫

C. 贊可夫 D. 馬卡連柯

42. 以下不屬于蘇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的是( )。

A.《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B.《父母必讀》

C.《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D.《帕夫雷什中學》

43. 20世紀30年代,要素主義教育作為實用主義和進步教育的對立面出現(xiàn),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赫欽斯 B. 布魯納

C. 斯金納 D. 巴格萊

44. 人本化教育強調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 )。

A.“全面發(fā)展的人” B.“創(chuàng)新的人”

C.“和諧發(fā)展的人” D.“完整的人”

45. 把人性分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的是( )。

A. 荀子 B. 董仲舒

C. 王充 D. 顏之推

4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無目的論”是由杜威提出來的。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中明確指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強調的是教育過程內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動的具體目的,并非主張教育沒有目的。故A項正確,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

4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外國教育家的教育著作。蘇霍姆林斯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蘇聯(lián)最有影響的著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教育著作有《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夫雷什中學》等。故ACD屬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排除。馬卡連柯是蘇聯(lián)早期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代表作《教育詩篇》《塔上旗》《父母必讀》。故B項不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符合題意,所以本題答案為B。

4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現(xiàn)代歐美教育思潮。A項,赫欽斯是永恒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永恒主義教育是20世紀30年代形成的一種提倡復古的教育理論。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赫欽斯、阿德勒,英國的利文斯通和法國的阿蘭等;B項,布魯納是結構主義的代表人物。布魯納把兒童認知結構發(fā)展理論應用到教學和課程改革上,創(chuàng)立了結構主義教育理論;C項,斯金納是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新行為主義教育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斯金納和加涅,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至繁盛時期;D項,巴格萊是要素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20世紀30年代,要素主義教育是作為實用主義和進步教育的對立面出現(xiàn)的。1938年“要素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委員會”的成立是要素主義教育形成的標志。要素主義教育發(fā)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巴格萊,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故D項正確,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44.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人本化教育。現(xiàn)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潮是20世紀70年代后在美國盛行的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現(xiàn)代教育思潮。試圖通過挖掘人類理智與情感諸方面的整體潛力來確立人的價值。代表人物是美國的馬斯洛、羅杰斯。人本化教育強調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完整的人”。教育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實現(xiàn)、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潛能的充分發(fā)展。“完整的人”是具有整體性、動態(tài)性和創(chuàng)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實現(xiàn)的人。D項正確,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4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董仲舒教育思想。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學說。西漢董仲舒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結合天人感應說,提出人性有上、中、下之別的觀點。董仲舒認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經過教育,也難以轉化為善的。這兩種都是少數,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是可以教育的。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推薦閱讀:

2025軍隊文職中藥學筆試跟練1

2025軍隊文職藝術基礎綜合筆試跟練1

2025軍隊文職審計筆試跟練1

2025軍隊文職社科筆試跟練1

2025軍隊文職考試公告時間|報名時間|筆試時間|考試信息匯總

推薦查看!

軍隊文職公告 軍隊文職資料包 軍隊文職報考指南
軍隊文職25年筆試課程 軍隊文職歷年考題 軍隊文職歷年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