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文職教育學科目(教育學專業(yè)):輕松擊破教育原則-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8-08-03 19:45:57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規(guī)律: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1.赫爾巴特: 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2.文以載道二、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規(guī)律: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1.學以致用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3.荀子: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三、直觀性原則1.夸美紐斯: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情,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學習,應該盡可能把事物本身或替代他的圖像呈現給學生。2.烏申斯基: 兒童是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思維的。3.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聞之不見,雖博必謬。四、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1.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2.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從事焉。

2018軍隊文職招聘教育學大綱參考:教育研究基本方法-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一、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的基本概念、特點及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的適用范圍;歷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驟及方法結構體系;歷史研究法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二、教育科學的調查研究法教育調查研究法的含義、分類、功能及步驟;調查法、問卷及訪談法;教育觀察研究的 概念、記錄和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測驗調查的概念、在教育研究中的適用范圍;測驗調查 的施行步驟。三、教育科學的比較研究法教育比較研究法的基本概念;教育比較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教育比較研究 法的種類;運用教育比較研究怯的步驟和基本要求。四、教育科學的實驗研究法教育實驗研究洼的歷史發(fā)展;教育實驗研究法的性質、基本特點和基本類型;教育實驗研究法的一般程序;實驗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的主要功能及局限;教育實驗的設計。五、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教育科學理論研究的含義、特點;教育科學理論研究的主要功能、基本過程及理論模型的建構方式;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審美教育-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17:12:08我國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美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務 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作為全面發(fā)展教育之一的美育,在中學階段的任務,是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其鑒賞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審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學美育的任務又是什么呢?我國近代美學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 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質問題,這對我們討論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啟發(fā)的。所以,今天許多人仍然主張審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這與蔡先生的觀點是相通的。審美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提高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樹立、端正人們的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陶冶人們的性情、凈化人們的情感,美化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更加熱愛美、熱愛生活。結合上述所敘中學美術教育的根本任務,可將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內容作如下概括:1.形式美感的培養(yǎng)。作為視覺造型藝術的美術,無不依賴形式而存在。學生接觸美術,首先接觸美術的審美形式,亦即構成美術作品的各種藝術語言因素,如線條、色彩、質感、肌理等。面對自然界的各種美好事物,也總是首先接觸諸如山勢的高大雄偉、溪水的彎曲流轉、花卉的艷麗嫵媚等。學生們通過對這些形式美的感受,構成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整體知覺。但這些審美形式不一定一開始就能成為每個學生的感知對象。在沒有經過老師的講解、引導或指導學生寫生之前,它們往往是一種潛在的因素。所以培養(yǎng)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審美教育的重要方面。2.對色彩的感知能力,每個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美術課中我們通過講解、觀察、練習,使學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識和調配方法,培養(yǎng)他們對色彩的觀察分析能力。進而掌握這一造型語言。在圖案課里,則讓學生了解諸如均衡、對比、統一、變化、節(jié)奏、韻律等形式法則,并通過圖案組織規(guī)律的訓練,系統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藝術的形式美規(guī)律。3.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梁啟超曾說過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藝術。 音樂、美術、文學這三件法寶把情感秘密的鑰匙都把握住了。 (《趣味教育與教育的趣味》),國外也有人主張藝術教育就是情感教育。這種論斷雖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功能,是無可非義的。如,一次對家鄉(xiāng)風景的寫生和校園風光的描繪,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眷戀和保護校園環(huán)境的責任感。4.審美理想的培養(yǎng)。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產生的情感反應,是審美活動最初的表現形式,但這種感受和感化,都受著審美理想的制約。青少年由于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標準,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惡的,什么是應該歌頌的,什么是應該批評的。不同的審美判斷往往會引起不同的情感反應。一切優(yōu)秀的健康的藝術作品,總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藝術家正確的審美觀點。反過來,它又使欣賞者得到審美愉悅,起著積極的審美教育作用。這種寓教于樂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藝術審美活動的特征,也是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5.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美術教育不以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為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以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從事改造生活的實踐。著名美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說過: 想象是繪畫上極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東西,可用想象使它變形;無形的東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 孩子們充滿幻想,我們應該因勢利導,將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轉化為審美創(chuàng)造力。這種藝術的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以他們逐漸形成的想象力為前提,又以在美術課中逐漸學到的技巧為必要途徑。所以美術技能技巧的訓練在中學美術課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學生們運用所學到的有關線條、色彩、比例、構圖、透視、解剖、質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分析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就能夠變無形的想象為可視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美術作品來。以上述五個方面為內容的審美教育,應該貫穿美術教學的始終,要克服過去以技能訓練為目的的教學模式,使審美教育成為中學美術教育的一條主線,并用這條主線將視似獨立分散的各課題聯系起來,組成一部主旋律強勁的美育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