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同一性的相對性和斗爭性的絕對性-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12:20:24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在事物發(fā)展中都有作用,這是二者的相同處,但二者也有不同處, 這就是二者在事物發(fā)展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二者的地位有不平衡性,其中同一性 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不注意這個問題就不能解釋運動的絕對性和發(fā)展。1.同一性的相對性同一性的相對性,是指(1)同一性的有條件性。要理解這一問題必須把同一性和由同一性所構成的統(tǒng)一性即事物看成是具體的事物,有限的事物。具體有限的事物總是有生有滅的, 在一定條件下產(chǎn)生,在一定條件下消滅。既然具體有限的事物即統(tǒng)一體是有條件的,那么統(tǒng)一體內部矛盾雙方的相互同一自然就是有條件的了。例如有了大機器才有了工廠、有了工廠,才有了工人和資本家矛盾雙方的同一性。這就是說同一性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學生和教師有同一性是因為你在上學、進入了學校,你們畢業(yè)了,這種同一性就沒有了。(2)同一性是暫時的、易逝的,不是永恒的。由于同一性是有條件的,而條件是可變的,因而同一性也是暫時的,易逝的,不可能永遠存在。2.斗爭性的絕對性斗爭性的絕對性是指斗爭性的無條件性。斗爭性不是也依賴于同一性么,怎么又說它是無條件的呢?斗爭性的無條件性不是指斗爭性的存在不需要具體條件,而是說斗爭性能夠打破 具體條件的限制,并創(chuàng)造新條件,斗爭性打破具體條件限制的能力是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 打破 具體條件,就是 超越 具體條件,超越了具體那就成了普遍的了。超越具體,那就是說斗爭在具體之上了,而不在具體之中了??磥砦ㄎ镛q證法在關鍵處也得承認普遍、一般可以在具體、個別之上,否則就不會有絕對性的東西。過去老是說只有唯心主義才講普遍共相在特殊之上,看來是不全面的。不承認超越,即一般在個別之上,就不能解釋發(fā)展,不能解釋上升的運動,不能解釋價值問題。 超越 具體是 飛躍 ,沒有 超越 具體這一下,舊事物飛不到新事物那里去,因而發(fā)展就不可能。因而理解斗爭的絕對性就需要從超越具體和有限的東西處理解了。在此存在著絕對和相對、普遍和具體、無限和有限的矛盾,這些矛盾是涉及 世界總體 的矛盾,同具體事物中的矛盾有所不同。 總體 、 發(fā)展 都是典型的哲學問題,同它們相關的矛盾是哲學矛盾。在此 發(fā)展 的確同 矛盾 相關,同具體和普遍、相對和絕對、經(jīng)驗和超驗的矛盾相關。而這些矛盾和康德講的二律背反就處在同一層面了。強調 斗爭性的絕對性 是要解釋和倡言 發(fā)展 。馮友蘭先生說這是中西哲學的一個很大的不同。他說西方哲學的特點是 仇必仇到底 ,中國哲學的特點是 仇必和而解 。就是說西方哲學重視斗爭性,中國哲學重視 同一性 。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人權的含義-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2-19 17:56:56人權的含義一、人權概念的演化1.人權觀念的演化。(1)古希臘的自然法思想中蘊含著人權思想的萌芽。(2)文藝復興中理性主義和自然權利學說興起,由此產(chǎn)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和法律意義的 人權 。(3)美國與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將人權付諸實踐。1776美國《獨立宣言》,1789法國《人權宣言》(4)20世紀中后期,自然權利學說趨向復興,并推動政治、社會發(fā)展,人權原則基本上被寫入各國憲法。2.人權學說在國際領域的爭論焦點:(1)權利的主體問題。個人、集體、民族、國家哪一個擁有人權優(yōu)先權的問題。(2)權利的內容問題。如社會、經(jīng)濟、文化權利是否應事先在一般性原則中規(guī)定。(3)人權與主權的爭論。即 人權至上 與 主權至上 的爭論。二、人權的概念與性質1.人權的概念。(1)不同時代、不同學者對人權的涵義有不同的理解,甚至相互沖突。(2)綜合而言,人權可以定義為:在既定的社會中,所有的人都有資格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準則,以提供義務為準備而提出對自己所需要的權利的主張。2.人權的特點。(1)最低限度的道德性。人權是一種道德權利,(不道德如殺人不是)并且保持在最低限度。(揮霍不是)(2)普遍性。人權的主體具有普遍性,涵蓋所有個人與團體。(3)歷史性。人權是一個歷史范疇,具有歷史內涵。(4)資格性。人權以相互尊重人權為資格,有相應義務。3.人權與公民權有所區(qū)別。公民權利是指由國家和法律規(guī)定的 法定權利 ,它有國界。人權不依賴于法律存在,是一種普遍性的權利。當然也有共同的地方,人權是制定公民權的依據(jù),公民權以實現(xiàn)人權為目標。在有國家和法律的社會里,人權往往通過公民權體現(xiàn),而公民權又促進人權的實現(xiàn)。三、兩種人權觀1.個人主義人權觀。這種人權觀將個人權力視為歷史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強調個人人權相對于集體的優(yōu)先性。2.集體主義人權觀。這種人權觀則強調公共自由或國家自由,主張國家權力或社會權力相對于個人的優(yōu)先性。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傾向于把集體人權解釋為民族自決權,國家獨立自主權等,認為集體人權是實現(xiàn)個人人權的基本前提。而崇尚古典自由主義的西方學者仍堅持擴大個人權利,限制國家權力。3.關于這兩種人權觀的爭論,我們認為:人權問題不能孤立看待,西方國家利用人權施加壓力是干涉主權和推行霸權的手段。(1)兩種人權本質上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需要國家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高度發(fā)展來保證。(在當今中國,集體人權相對于個人人權享有階段性的優(yōu)越性,但此集體是包含個人的群體,以私人任性的自由只能導致各種群體的非理性沖突)(2)應當承認政治民主、人的權利具有獨立性,其自我完善可以反作用于經(jīng)濟發(fā)展,提高民眾文明程度,增進道德規(guī)范。應當正確處理集體人權和個人人權關系,挖掘同一性之處,面對沖突,辨清以集體人權出現(xiàn)的是政府權力還是人民權力,推動政府的自律和人權的發(fā)展四、人權實現(xiàn)的條件1.自然條件。即自然環(huán)境提供給人們享有的資料。2.生產(chǎn)力條件。生產(chǎn)力發(fā)展可以為人權實現(xiàn)提供物質基礎。3.社會制度條件。人權的實現(xiàn)依賴于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法律和民主制度。4.權利意識和權能條件。即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素質條件和能力。5.政治制度因素。即政治權力制約制度。